学术资源

一则由SNV和CNV致病性变异导致的两种神经发育性疾病叠加的病例



临床诊疗报告

        ■ 男,5岁9个月

        ■ 临床表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,行手术;黄疸,行蓝光治疗,2月余黄疸消退;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特殊面容:长脸,前额窄,耳大;无眼震,肌力正常,肌张力低,生长发育落后,精细运动、粗大运动延迟,语言延迟,智力落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影像学检查:两侧侧脑室旁白质少 

        ■ 检测项目核心家系全基因组测序(Trio-WGS)

        ■ 检测结果

        检测到可解释受检者主要表型的MLC1基因变异c.65G>A22q13.31q13.33缺失(包含MLC1基因及SHANK3基因)。

image.png

MLC1 基因

        MLC1 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层下囊肿1型(MLC1, MIM:604004)相关。MLC是一种脑白质营养不良症,其特征为早发性大头畸形和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,包括小脑共济失调、痉挛、癫痫和轻度认知功能减退,通常于婴儿期发病。典型头颅MRI表现为大脑半球白质广泛性髓鞘化异常传伴轻度肿胀,前颞及(或)额项部皮层下白质囊性变。

image.png 

MLC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图

        a:T2加权图显示弥漫性和异常肿胀的白质信号;

        b和c:T1加权图显示颞前区(箭头)皮层下囊肿

 

MLC1 基因c.65G>A的致病性评估

LP(PS3_Supporting+PM3_Strong+PP4)


        1.PP3_Supporting:MLC1作为跨膜蛋白,与细胞膜或基质中蛋白质有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。而细胞转染实验显示,与野生型相比,突变型R22Q定位异常,主要在内质网储积。


image.png 



        2.PM3_Strong+PP4:文献报道了3例MLC患者携带MLC1基因c.65G>A,且在反式位置检出另一个(可能)致病性变异。



image.pngimage.png 



        受检样本中检测到MLC1基因变异c.65G>A和22q13.31q13.33区域(包含MLC1基因)杂合缺失,分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(LP)和致病性变异(P)。


image.png 



        其中MLC1 基因变异c.65G>A遗传母亲,22q13.31q13.33区域杂合缺失为新发(de novo)变异,但根据测序结果可推出,该缺失发生在遗传自父亲的染色体上,因此上述两个变异构成了MLC1 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,符合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层下囊肿1型的遗传模式


22q13.31q13.33缺失还涉及除MLC1之外其他的基因。


SHANK3 基因

        SHANK3 基因对单倍体剂量不足敏感(ClinGen Haploinsufficiency score=3),该基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Phelan-McDermid综合征(Phelan-McDermid syndrome, PHMDS)相关。PHMDS是一种多特征的发育障碍,常见的特征包括身材高大、听力障碍、上睑下垂、新生儿肌张力减退、全面发育迟缓、语言能力丧失或落后、中度到重度的智力障碍、自闭症、攻击行为以及轻微的面部畸形特征等。

image.png 

        PHMDS患者常见的特殊面容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包括长睫毛、球尖鼻、尖下巴等

 

 

 

 22q13.31q13.33杂合缺失数据库情况:

image.png 

ClinGen数据库中 Pathogenic记录

image.png 

Decipher记录(截图的记录均小于目标区域)

        人群多态性数据库DGV中暂无与该22q13.31q13.33缺失区域相似的记录。人类基因组变异数据库ClinGen中有5例与该区域相似的记录,评级为致病性变异。在疾病数据库Decipher中有9例与该区域相似的记录,遗传模式多为新发,临床症状包括全面发育迟缓、肌张力减退、面部异常、智力障碍等。因此,22q13.31q13.33杂合缺失评级为致病性变异(P)

 

        综合以上的致病性SNV和CNV,受检者的临床症状可能同时受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层下囊肿1型和Phelan-McDermid综合征两种神经发育性疾病影响。

 

 

 

结论

        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,可考虑由多种疾病叠加导致的结果。因此,在找到一个致病性变异的情况下,若该疾病与受检者表型的严重程度不相符或者表型的匹配度不高,很可能还存在其他致病性变异。

 

参考文献

 1. PLoS One. 2012;7(3):e33087.[PMID:22416245]

2. J Hum Genet. 2011 Feb;56(2):138-42.[PMID:21160490]

3. PLoS One. 2016 Jun 20;11(6):e0157258.[PMID:27322623]

4.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. 2022,49(11):2136-214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