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资源

转座子在基因组进化和基因调控中的选配作用


图片1.png

       转座子在基因组中作为“跳跃基因”,对基因组的进化和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 

一、转座子的发现

       上世纪50年代,美国遗传遗传学家芭芭拉·麦克林托克(Barbara McClintock),在对玉米色素基因的调控研究中,发现玉米籽粒的表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斑,是由于“跳跃基因”—转座子对基因调控导致的。

       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基因组是静态的、固定的,与芭芭拉·麦克林托克提出的”跳跃基因”理论不符,所以在当时她提出的理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直到越来越多的,在别的模式生物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,“跳跃基因“的理论才被普遍得到认可的。芭芭拉·麦克林托克也因为这一发现在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。


 芭芭拉.png

 

二、转座子的定义

       真核生物基因组含有大量的重复DNA,一些重复序列是可移动的。转座子被定义为能够在基因组中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DNA序列。

 

三、转座子的分类

       根据转座机制,可以分为DNA转座子—采用“复制-粘贴”的方式以及逆转录转座子—采用“剪切-粘贴”的方式在基因中进行移动,基因组中的转座子大多数为逆转录转座子(占基因组的44%)。

       逆转录转座子又根据是否有长末端重复序列,分为长末端重复逆转录转座子(LTR)以及非长末端重复逆转录转座子(non-LTR);非长末端重复逆转录转座子又可分为长散在重复序列、短散在重复序列以及更具体的分类。

 

图片5.png


四、LINE1的靶向逆转录机制

       LINE1长约6kb,是目前人类基因组中仍然活跃的自主元件。LINE1属于逆转录转座子(占基因组的18%),由5‘UTR端RNA启动子响应区(与RNA聚合酶II结合的地方)、开放阅读框1 (ORF1,约1080kb,具有分子伴侣活性)、开放阅读框2(ORF2,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和核酸内切酶活性)以及3‘UTR +poly (A)末端组成。


图片6.png

       让我们来看看LINE1是如何通过靶向逆转录,插入到新的基因组中吧:

       | 图A. 首先,LINE1在细胞核中转录成mRNA;

       | 图B. 其次,转录成的mRNA在细胞质中翻译成开放阅读框1蛋白(分子伴侣)和开放阅读框2蛋白(逆转录蛋白和核酸内切酶蛋白),并与LINE1的mRNA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颗粒,穿梭到细胞核中,开始靶点-启动的逆转录过程;

       | 图C、D、E.ORF2的核酸内切酶识别目的序列AATTTT,在双链DNA的其中一条链上打开一个切口,然后通过ORF2的逆转录酶,利用切口处的3‘羟基作为引物,将目标序列逆转录(mRNA→cDNA)整合到宿主基因/目标基因中。

 

 案例分享:LINE1插入导致的Coffin Lowry 综合征


图片7.png


RPS6KA3基因位于染色体Xp22.2,其致病性变异可以导致X连锁显性遗传的Coffin Lowry 综合征(Coffin Lowry syndrome, CLS),CLS以骨骼畸形、生长迟缓、听力缺陷、阵发性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为特征。患者是一对非近亲夫妻生育的第二个孩子,被诊断为CLS(上图A);

 

②Southern blot实验发现患者RPS6KA3基因4号外显子为8.5kb EcoRI条带,受检者亲属则为正常6.5kb条带(上图A),表明患者RPS6KA3基因4号外显子存在新发的重排(de novo);

 

③患者长片段测序显示,在RPS6KA3基因3号内含子插入一段不完整的LINE1序列,该序列为较复杂的LINE1重排片段(上图B),插入位置由图C所示;

 

④受检者RT-PCR实验表明(下图所示),相比于正常个体(下右),由于患者RPS6KA3基因3号内含子插入一段LINE1序列,影响剪接,造成4号外显子跳跃,在5号外显子过早形成终止密码子,导致蛋白截断(图左)。


 图片8.png

 

       除了转座子插入对基因造成的结构破坏之外,转座子对染色体的缺失、重复等结构变异、生物进化、胚胎发育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,更多的机制也有待研究......